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划纹圆形陶环,直径:8.2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素面球形摇响器,大高:5.5cm,小高:4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刻划纹陶摇响器,直径:7.6,半山类型陶器为马家窑文化的一个类型,年代约公元前2900~前2350年。其纹饰较复杂,动感强烈,以红彩和黑彩两色相间的锯齿纹为骨架构成各种图。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陶器,半山类型的制陶业直接继承马家窑类型,工艺娴熟,器物主要以泥条盘筑法成型,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主要有小口细颈壶、贯耳小口壶、细长颈瓶、浅腹盆、曲腹钵、双耳罐、单耳罐、带嘴罐等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高柄响铃豆,直径:7.5cm,高:16.4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四坝文化陶鱼,长:18cm,甘肃山丹四坝滩遗址位于山丹县城南约5公里处的石沟河东岸。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,东起山丹,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。火烧沟遗址有4个碳测数据,东灰山遗址有1个数据,年代约为距今3900年—3400年。相当于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。
齐家文化鸮面,高:24.8cm,腹围:53.38cm,齐家文化,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,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,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。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。
齐家文化船形陶壶,高:15.8cm,齐家文化,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,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,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。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。
仰韶文化三实足单耳彩陶罐,高:14.2cm,腹围:50.24cm,仰韶文化,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,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(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,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),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。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,故按照考古惯例,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。其以渭、汾、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,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,南达鄂西北,东至豫东一带,西到甘、青接壤地带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浅盘形陶器盖,高:11cm,直径:14.3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微型双横耳小口彩陶壶,高:6.2cm,直径:2.5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高圈足双耳彩陶罐,高:10cm,直径:9.5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小型带流彩陶壶,高:8.3cm,直径:6cm,腹围:28.26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齐家文化带流彩陶罐,高:8cm,直径:8cm,齐家文化,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,并且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,名称来自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。 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长柄彩陶勺,高:11cm,直径:16.5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短柄彩陶勺,高:6cm,直径:8.5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带鋬耳彩陶罐,高:9cm,直径:10.3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
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短柄彩陶勺,高:6cm,直径:8.5cm,马厂类型是因为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,在距今4350年至4050年之间。从考古发掘来看,其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,只是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,主要在甘肃和青海两省境内。半山类型结束后,马家窑文化进入马厂类型,分两支继续发展:一支以青海乐都县柳湾为代表,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,此支后发展为齐家文化;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,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,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,向西进入新疆中部,最后在新疆绝迹。